【机械资讯网 编辑视角】自2月10日起,全国范围内掀起第一批复工复产大潮。但对于大部分国内企业而言都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:既想尽快复工复产减少损失,又担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,生产与防疫需要两手抓,令企业压力倍增。
先来看一组企业复工相关数据:
国资委网站27日消息,据网络数据平台调查结果显示,2月18日至20日的调查时段内,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复工复产率达97.08%。已复工复产企业中,员工到岗率平均66.17%,成员企业开工率平均75.24%,产能利用率平均58.98%。国有企业复工复产状况总体好于民营企业,平均返岗率、成员企业开工率、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.66%、82.38%、62.19%。
其中,调查结果显示,国有企业平均返岗率、成员企业开工率、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.66%、82.38%、62.19%;民营企业平均返岗率、成员企业开工率、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4.07%、71.86%、57.42%。总体上看,国有企业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民营企业,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的困难和问题更多一些。
现实严峻:制造型企业复工复产有哪些困难?
疫情之下,我国制造业正面临复工人数不足、物流受限、原材料供应难等考验。
据业内分析,疫情防控措施正不可避免地在影响着人员流动与活动,进而影响物流,使得工业生产因原材料供应、劳动力不足等受到冲击,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冲击较大。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很多来自于湖北、湖南等内陆省份,但目前人员流动困难。原材料是制造业企业的生命线,也因为交通管控运不进来而耽误生产。特别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,承受能力更有限,对企业经营影响更大。
用工难:企业用工难问题将更加突出,用工成本或大幅上升。今年春节较早,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,可能出现节后返乡群体滞后返工,由于民营企业用工缺乏有效的工会组织联系,重新招聘工人困难重重,在用工荒的大背景下,工人工资必然上升。
资金难:疫情如果继续发展,将对部分大型民企本已紧绷的资金链带来进一步冲击,引发债务违约、再融资困难,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零售等行业为迎接春节销售旺季,多数企业备货较多,资金基本全被占用,开工后在没有进项,只有纯支出的情况下,现金流难以为继。
报税难:省财务服务行业协会反映,协会会员单位服务托管了全省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的税务申报工作。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延后了报税时间,但由于各地加强了交通管制、限制出行、返程隔离等防控措施,大部分企业因员工无法返岗而延期复工,可能导致中小微企业税务申报逾期。
防疫难:企业普遍反映,复工后员工的防控存在难题。目前,口罩、消毒液等物资奇缺,复工后人员集中,更需要加强防护,但各类产品断货,导致生产经营过程存在一定风险。
然而,相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来说,自动化程度高的智能化工厂受疫情影响较小。
据了解,在疫情高峰期,就有大批的智能制造型企业提前复工,部分企业也为抗击疫情提供了紧急援助。如:1月27日(大年初三)下午,客户在生产护目镜的过程中,因春节假期车间无熟悉技术的人员在岗,无法启动机械手自动生产,向拓斯达发出紧急求助。拓斯达在受到求助后,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,快速派遣售后人员前往现场给予服务。此外,拓斯达还迅速研发出一款全自动一拖二平面口罩机。该设备由一台主机(口罩成型机)加两台耳带焊接机(外耳带),通过一条一分二的传送线连线而成,每小时产能约4000片。
为助力医疗行业生产,博创基于全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架构,推出全新一代护目镜智能互联网注塑机Bi系列。博创全新一代互联网注塑机Bi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联互通。注塑机本身配置各种传感器与接口,能够与周围辅机互联,配合博创智能云端注塑云工业互联网平台,可实现手机APP线上管理,提高运营效率,还能减少人员、减少纸质办工、减少接触传染,适合当下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。
综合以上内容可预测出:对比2003年非典时期,由于中国医疗体系的发展、发现和防控时间较早、制造业等支撑体系较为先进等原因,本次的疫情对制造业影响的深度和时间周期将更短。
“疫”后思考:制造业未来之路如何走?
日前,我国首部机器人产业蓝皮书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(2019)》在线上发布,其主编石胜君先生接受采访时谈到,疫情过后,更多行业也将加速推向“少人化、无人化、智能化”,企业会越来越多的采用自动化、机器人、人工智能等现代的管理方法。
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立国之本、兴国之器、强国之基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,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、保障国家安全、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。疫情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思考是,推动我国制造业高度自动化、智能化,加大力度发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和技术已是刻不容缓。
业内还指出,随着医药领域自动化需求的暴增,将加大对包装、分拣等相关领域机器人的需求,工业机器人将迎市场应用新的爆发期。
结语:制造业向着智能化发展早已是大势所趋,在受到此次疫情的刺激下,这种趋势和发展进程将被进一步推动。针对中小企业复工难问题,工信部表示,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,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疫情防控、生产恢复与技术创新等工作。通过此次疫情,也让更多企业看到自身的软肋与强项,相信思考过后,会更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清晰的未来发展规划。
部分资料参考:中新经纬、新浪财经、亿欧、高工机器人网
解读:民营制造业企业疫情期复工的忧与思
【机械资讯网编辑视角】自2月10日起,全国范围内掀起第一批复工复产大潮。但对于大部分国内企业而言都